本页

  • 2026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:传感器产业黄金期赋能,传感器展不容错过

行业新闻

2026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:传感器产业黄金期赋能,传感器展不容错过

2025-10-28

在全球技术创新浪潮持续推进与产业变革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,传感器被誉为 “信息时代的神经末梢”,现已成为衔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核心枢纽。从工业生产线上的精密监测工作,到智能手机具备的环境感知功能;从医疗设备对生命体征的精准捕捉,到自动驾驶系统对路况的实时识别,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已深度渗透至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关键环节。

 

据赛迪智库数据,2023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3644.7亿元,同比增长14.9%,预计到2026年将达5547.2亿元,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5.0%。同时,Precedence Research研究显示,202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269亿美元,预计到2034年将达约5510.3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8.4%。

 

01 市场繁荣:全球传感器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

工业传感器作为细分领域表现尤为亮眼。Research Nester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为298.4亿美元,到2035年将超过656.3亿美元,2026-2035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8.2%。

区域市场呈现差异化格局,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传感器市场的增长引擎。到2035年,亚太地区工业传感器市场将占全球42%以上份额,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工业4.0技术的持续投资。

光电传感器作为重要类别也保持稳定增长。2025年光电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1.2亿美元,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44.1亿美元,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7.6%。

 

02 技术融合:智能传感迈向多模态融合

传感器行业正呈现多模态融合趋势,向更高精度、更强功能、更低功耗方向发展。

传统物理传感器与化学、生物传感技术交叉创新,纳米材料和柔性电子技术推动器件向微型化、低功耗方向发展。

MEMS技术已成为传感器小型化与集成化的核心驱动力。2024年MEMS工艺在工业传感器中的渗透率从2018年的35%提升至58%,预计2025年将超过65%。

材料创新正在重塑行业格局。氮化铝和碳纳米管材料在压力传感器中的商用化降低制造成本30%,而石墨烯、碳化硅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则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与耐用性。

虚拟传感器作为新兴类别正快速崛起。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,全球虚拟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.144亿美元,预计将增长到2026年的18.385亿美元,其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.6%。

 

03 应用拓展:多元场景驱动产业升级

汽车电子已成为传感器重要的应用领域。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提升与快充技术普及,对高压线束的载流能力、耐高温性及电磁屏蔽性能提出更高要求。

在工业领域,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正带动传感器需求的激增。到2035年,工业传感器市场中的制造业细分市场预计将实现39% 的增长。

工业视觉检测技术的进步正带动光电传感器市场扩张。制造、物流和包装领域的稳健处理能力能够实现精确的物体检测和定位,这种生产中的即兴化提升了对光电传感器的需求。

医疗健康是传感器应用的另一个蓝海。微流控芯片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取得显著进步,全球血糖监测传感器市场规模已突破180亿美元,连续监测型生物传感器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宠。

 

04 行业机遇:从技术追随到创新指引

中国传感器产业正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潜力。中国凭借全球前列的电子制造市场规模,成为传感器产业崛起的重要阵地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,占全球超30%。

在技术创新方面,中国传感器产业正呈现“高端攻坚、细分突围”态势。一批本土上市公司已实现突围,在车载超声波、高精度应变传感领域表现优异,促使国产传感器市占率突破30%。

MEMS技术作为传感器核心领域,中国企业正积极布局。国内企业在MEMS工艺方面持续投入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代工基础。

在光电传感器领域,到2035年,亚太地区将占据光电传感器市场43.6% 的份额,这主要得益于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。

 

05 未来展望:智能感知新纪元开启

对于传感器产业的未来,技术融合将是主要方向。据预测,到2030年,超过60%的传感器将集成AI功能,超过80%的工业传感器将支持5G通信。

前沿技术的商业化正取得突破性进展。量子传感技术在精密测量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,部分实验室成果已转化为工业级产品。

标准化与规范化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ISO/IEC联合发布的智能传感器接口标准在2025年Q2强制实施,欧盟新规要求所有工业传感器需内置数据加密模块。

成本下降将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。激光雷达单价已下降至200美元区间,为L4级自动驾驶的普及创造了条件。


2026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将于7月1-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-W5、N1-N5馆举办。展会规模扩大至近12万平方米,将汇集1800+家海内外优质展商,预计吸引7万多名行业专业人士。

展会设立的传感器展区,将全面展示传感器行业的技术应用成果与创新设计理念。深受青睐的人工智能展区与人形机器人展区将再度升级,集多元化展示、创新技术、趣味互动于一体。

展会同期将举办多场前沿技术论坛,主题覆盖汽车电子、工业电子、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制造、物联网、低空经济、储能技术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、人形机器人、AI技术等行业热门话题。

 

展位即将售罄!赶紧加入我们,与我们共享电子行业年度盛会。

 

*数据来源于:新浪财经-集微网、it168、Research Nester《2035年工业传感器市场规模、份额及增长趋势报告》、Research Nester《光电传感器市场规模及2035年增长趋势》、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


展会信息

了解更多慕尼黑上海电子展(electronica China)相关信息。